许多人不明白,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巨大的财富?阔佬们究竟拥有什么特殊技能,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、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?到底理财致富的条件何在?
说实话,和诸位一样,这些问题长期来也令我不得“要领”。直到前不久我听说这样一个成为亿万富翁的“神奇公式”,在此与大家分享。
这个“神奇公式”假定有一位年轻人,从现在起每年定期存款1.4万元,享受平均5%的利率,如此持续40年,他可以积累的财富为1.4万元 ×(1+5%)×40=169万元。但是,如果这位年轻人将每年应存的钱全部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市场,并假定能获得年均20%的投资报酬率,则40年后,他能积累多少财富?一般人猜测是在200万元至800万元。然而,“神奇公式”给出的答案是1.0281亿元!而这个数据,乃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到:1.4万×(1+20%)×40=1.0281亿。试试将这个天文数字与前述平均投资报酬率仅为5%的定期存款相比,你会发现两者收益的差距达70余倍之巨,多么令人惊讶!
尽管这个“神奇公式”听来很是悬乎———一个25岁的上班族,若依此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,就能成为亿万富翁。如此,全世界阔佬将遍地都是,一抓一大把。相信这种情景出现的概率不高,因为一般情况下,没有多少人会将之进行到底。毕竟漫长的40年里,会发生多少不可预料之事。
显然,“神奇公式”真正的目的,是告诉人们投资理财并无什么复杂技巧,最重要的乃是观念。每个理财致富的人,只不过是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、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,即投资理财的能力。如此,那些令人困扰的贫富问题就有了“基本标准”的答案:一个人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,不取决于赚了多少,也非一味开源节流,而是取决于如何理财。这便是致富的关键。
由此,我想起另一桩趣闻:20世纪40年代,纽约某银行来了一位妇人要求贷款1美元。经理的回答是当然可以,不过需要她提供担保。只见妇人从皮包里拿出一大堆票据说:“这些是担保,一共50万美元。”经理看着票据说:“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?”妇人说:“是的,但我希望允许提前还贷。”经理说:“没问题。这是1美元,年息6%,为期1年,可以提前归还。到时,我们将票据还给你。”虽心存疑惑,但由于妇人的贷款没有违反任何规定,经理只能按规定办手续。当妇人在贷款合同上签字,接过1美元转身要走时,经理忍不住问:“您担保的票据值那么多钱,为何只借一美元?即使您要借三四十万美元,我们也很乐意。”妇人说:“是这样,我必须找个保险的地方存放这些票据。而租个保险箱得花不少费用,放在您这儿既安全又能随时取出,一年只要6美分,划算得很。”一番话让经理恍然大悟。
可见,在我们身边总有人抱怨现实条件不佳,使他们与财富无缘,但为何总有些看似平凡者,却创造了非凡的业绩?其实,关键在于他们勇于创新,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。正所谓因循守旧者,往往与财富无缘;善于创新者,却能收获更多。想来,这也是理财致富的条件之一。
掌握穷变富的哲理 迈向富人行列
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人吗?如果是,你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,从现在起积累自己的财富,迈向富人的行列?读读以下的这些理财哲学,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。
A、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
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,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,一共得到了150元。另一个人很穷,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,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。同样是100元,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,成为资本。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,只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。
贫穷者的可悲就在于,他的钱很难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,更没有资本意识和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,所以,贫穷者就只能一直穷下去。
财智哲学: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动力,只有对财富充满渴望,而且在投资过程中享受到赚钱乐趣的人,才有可能将生活费用变成"第一资本",同时,积累资本意识与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,获得最后的成功。
B、最初几年困难最大
其实,贫穷者要变成富人,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。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: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,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,那么,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,也许只需5年,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,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。
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: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,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,速度已经加上去,只需轻轻踩下油门,车就会疾驶如飞。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,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,且越来越容易。
财智哲学:贫穷者不仅没有资本,更可悲的是没有资本意识,没有经营资本的经验和技巧。贫穷者的钱如不是资本,也就只能一直穷下去。